聚焦东方:华人社会中的基督教灵恩运动

“聚焦东方:华人社会中的基督教灵恩运动”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0月30至31日在普度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普度大学国际项目、宗教研究、亚洲研究及美洲研究项目协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英国、德国及美国各地的16位学者发表论文,就华人基督教灵恩运动的现状和特点从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教会学、神学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其中既有数位资深著名学者,又有多位活跃的新秀学者,还有进行了深入细致个案研究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在50多位研讨会参加者中,有些研究者从印第安纳波利斯、芝加哥、加州、加拿大等地专程而来。普度大学文学院院长Irwin Weiser致欢迎辞。

“华人基督徒中到底有多少算是灵恩的?”杨凤岗教授在会议开幕演讲时,简要回顾了华人基督徒的迅速增长,随后抛出这一问题。他指出,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比较注重对于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灵恩运动的研究,成果甚丰。与此不同,基督教在全球东方(Global East)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崛起相伴而来,对此的研究却相对不足,希望借这次研讨会引发学界聚焦东方基督教的发展。灵恩运动著名研究者英国伯明翰大学安德森(Allan Anderson) 教授在其主题演讲中就灵恩运动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和评估,他从挑战、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诠释中国式的“灵恩派”。中国基督教研究著名学者加尔文神学院裴士丹(Daniel Bays)教授提醒学者使用“灵恩”这个专有词汇描述中国基督教时应当更加严谨并注意筛选。贝勒大学的梅尔顿(Gordon Melton)教授则从灵恩运动在美国兴起后的赴华传教士和华人基督教在20世纪初的互动发展的历史学角度,探寻华人灵恩运动的起源和特征。

美国南加州大学米勒(Donald Miller)教授在他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灵恩运动是全球基督教发展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他用“新范式教会”这一概念描述世界各地灵恩运动,总结其特质,进而在全球大背景中阐释中国城市家庭教会的兴起,并且对于中国农村和城市家庭教会是否可以称作灵恩派进行了讨论。米勒教授在互动环节中邀请了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张凯律师分享他为受迫害的中国家庭教会辩护的经验。中国宗教自由的话题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问答环节引发诸多具体问题的生动讨论。

来自台湾的知名学者赵星光介绍了基督教及其灵恩运动在台湾的发展情况,来自香港的知名学者陈剑光则分析了新加坡的灵恩教会状况。来自俄勒冈大学的新秀学者Karrie Koesel发表了对中国大陆爱国会属下的灵恩教会的社会学观察和政治学分析。有几位学者专门论述了真耶稣教会的不同侧面,其他学者分别发表了对于不同地区的华人灵恩教会的个案研究,对于独具特色的地方聚会所的分析,以及对于中国大陆天主教灵恩现象的观察。最后,研讨会的组织者之一,本中心的研究员童贵卿博士宣读论文,对于北美华人灵恩运动中女性角色进行了深入探讨。

30日晚还举办了灵恩敬拜艺术之夜特别节目,首先播放了由普度大学研究生Pamela Sari汇集编辑的影视录像,展现了世界各地华人基督教灵恩教会的建筑、音乐、舞蹈、讲道等艺术表现形式。随后,新加坡城市丰收教会的创始人之一赵仁 (Bobby Chaw)牧师展示了这间亚洲最大的华人灵恩教会的介绍视频,讲述了这个教会的发展历史,并与各位学者互动研讨。

在会议总结时,有几位资深学者感叹说,这是他们近年来参加过的组织得最好的研讨会之一,也很可能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有关华人基督教灵恩运动的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纷纷表示,希望会议论文结集出版,并且寄望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继续组织这种类型的专题研讨会。